智能充電機充滿自停?實測3天,結果與預期不同!
近期,智能充電機的“自動斷電”功能引發用戶關注。為驗證實際效果,記者對市面3款主流產品進行72小時連續測試,發現部分現象值得注意:
測試方法
1.使用同型號手機/電動車電池,記錄滿電后充電機運行狀態
2.紅外測溫儀監測充電機表面溫度變化
3.電能表統計待機功耗

關鍵發現
1.斷電邏輯差異
A品牌:電量達****后立即斷電,但電池電壓下降至95%時會重新補電
B品牌:持續微電流充電至102%電量后停止,存在輕微過充風險
2.溫度控制表現
滿電后所有充電機溫度下降約8℃,但未完全斷電的機型仍保持35℃+基礎溫度
3.待機功耗
宣稱“零功耗待機”的產品,實測仍存在0.3-0.5W/h電能消耗
用戶建議
1.選購時確認斷電機制是否為“物理斷電”(繼電器斷開輸出)
2.定期檢查電池健康度,過度依賴自動功能可能掩蓋電池衰減
3.長時間不用建議手動斷電,降低待機損耗
本次測試表明,不同品牌智能充電機的斷電策略存在差異,用戶需根據設備特性合理使用功能,避免形成認知誤區。
文章整理自網絡,由電容柜改造整理發布。
測試方法
1.使用同型號手機/電動車電池,記錄滿電后充電機運行狀態
2.紅外測溫儀監測充電機表面溫度變化
3.電能表統計待機功耗

關鍵發現
1.斷電邏輯差異
A品牌:電量達****后立即斷電,但電池電壓下降至95%時會重新補電
B品牌:持續微電流充電至102%電量后停止,存在輕微過充風險
2.溫度控制表現
滿電后所有充電機溫度下降約8℃,但未完全斷電的機型仍保持35℃+基礎溫度
3.待機功耗
宣稱“零功耗待機”的產品,實測仍存在0.3-0.5W/h電能消耗
用戶建議
1.選購時確認斷電機制是否為“物理斷電”(繼電器斷開輸出)
2.定期檢查電池健康度,過度依賴自動功能可能掩蓋電池衰減
3.長時間不用建議手動斷電,降低待機損耗
本次測試表明,不同品牌智能充電機的斷電策略存在差異,用戶需根據設備特性合理使用功能,避免形成認知誤區。
文章整理自網絡,由電容柜改造整理發布。